皮肤炎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光疗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常见处理方式如下:
1、局部用药
急性期伴有渗液时可选用3%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皮肤增厚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合并感染时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接触性皮炎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真菌感染需用酮康唑乳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
2、口服药物
瘙痒明显者首选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严重湿疹可短期服用泼尼松片。细菌感染用阿莫西林胶囊,真菌感染服伊曲康唑胶囊。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适用于顽固病例,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物理治疗
急性期红肿热痛可用冷敷(4℃生理盐水),每次15分钟。慢性苔藓样变可采用紫外线疗法,每周2-3次,需防护正常皮肤。顽固性溃疡可考虑激光治疗。
4、手术治疗
适用于合并皮下脓肿需切开引流者,或病理检查怀疑癌变的皮损切除。术后需每日换药,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建议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若用药3天无改善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进行病原体检测和病理检查,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