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泥沙胆结石是什么

泥沙胆结石是胆囊内沉积的细小结石,呈泥沙状,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成分混合形成,属于胆结石的特殊类型。其质地松散,流动性较强,易引发胆道炎症或梗阻。

1、成分组成

泥沙胆结石通常由胆固醇结晶、胆红素钙盐及黏液物质混合构成。当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或胆盐比例失衡时,胆固醇易析出并与钙盐结合,逐渐沉积形成颗粒状结构。

2、形态特征

此类结石直径多小于3毫米,颗粒细腻且分布松散,超声检查下呈现为胆囊内流动的高回声带。由于体积小,可能随胆汁流动进入胆总管,增加胆道梗阻风险。

3、形成诱因

长期高脂饮食、胆汁淤积、胆道感染等因素均可诱发。糖尿病、肝硬化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因胆汁成分改变,更易形成泥沙样结石。

若确诊为泥沙胆结石,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日常需控制脂肪摄入,避免暴饮暴食。若出现右上腹绞痛、黄疸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通过药物溶石或手术干预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