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安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眼科

结膜出血是怎么回事

结膜出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结膜炎、高血压等疾病因素有关。日常揉眼或剧烈咳嗽可能导致出血,而疾病因素需及时明确病因并治疗。

1、生理性原因

用力揉眼、剧烈咳嗽或打喷嚏可能导致结膜小血管破裂。这种情况出血范围较小,呈点状或片状,通常无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1-2周可自行吸收。避免继续揉眼,48小时内冷敷有助于止血。

2、结膜炎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症会削弱血管壁稳定性。患者常伴有眼红、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症状。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等抗感染药物,过敏性结膜炎可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

3、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结膜血管硬化脆弱。出血范围较大且易反复发生,可能合并头痛、头晕等全身症状。患者需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频繁发生结膜出血或伴随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就诊眼科。糖尿病患者出现结膜出血需警惕视网膜病变,建议完善血糖和眼底检查。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搬运重物等增加胸腔压力的行为。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