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胆囊炎如何诊断

胆囊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综合分析。不同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明确诊断。

1、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了解疼痛是否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会询问既往是否有胆结石、高脂饮食或反复发作的胆道疾病史,这些信息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2、体格检查

典型表现为右上腹压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跳痛和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是胆囊炎的特征性体征,即按压患者右肋缘下胆囊区域时,嘱其深吸气会出现突然屏气的现象。若发展为胆囊坏疽或穿孔,可能伴随发热和腹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肝功能异常可见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合并胆管梗阻时可能出现总胆红素增高。约20%-30%患者会出现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

4、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作为首选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超过3mm、胆囊结石及胆囊周围积液等征象。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胆囊炎症程度及并发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适用于疑难病例。内镜超声对微小结石检出率较高,HIDA核素扫描可用于评估胆囊管是否梗阻。

出现疑似胆囊炎症状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检查组合。早期诊断对预防胆囊坏疽、穿孔等并发症至关重要,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