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群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内科

肉桂有哪些毒性

肉桂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其毒性主要与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有关,常见毒性成分包括肉桂醛、香豆素等。合理使用一般较安全,但需警惕以下潜在毒性风险:

1、消化道刺激

肉桂醛是肉桂的主要活性成分,过量摄入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腹部灼热感或腹泻。部分人群空腹食用时症状可能加重。

2、肝损伤风险

肉桂中含有的香豆素成分在体内代谢后可能对肝脏造成负担,长期大剂量摄入可能诱发转氨酶升高,严重时甚至导致药物性肝炎,尤其肝功能不全者风险较高。

3、致敏反应

肉桂中的挥发油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典型表现包括口腔黏膜水肿、皮肤红斑瘙痒,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

4、妊娠风险

动物实验显示大剂量肉桂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孕妇过量摄入可能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建议妊娠期女性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5、药物相互作用

肉桂可能增强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的作用,增加出血风险;与降糖药联用时可能过度增强降糖效果,引发低血糖反应。

药用时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连续长期服用。出现口腔灼痛、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特殊体质及慢性病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