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冒即胃肠型感冒,通常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可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止泻治疗、解痉止痛、止吐处理、退热治疗以及补液支持等。
1、止泻治疗
腹泻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等药物,这类药物能吸附肠道毒素或抑制肠道蠕动,减少排便次数。需注意蒙脱石散需与其他药物间隔1小时服用。
2、解痉止痛
对于阵发性腹痛,可使用匹维溴铵片、颠茄片、硫酸阿托品片等解痉药物缓解平滑肌痉挛。但青光眼或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阿托品类药物。
3、止吐处理
频繁呕吐者可选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需注意多潘立酮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应短期小剂量使用。
4、退热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儿童应选择混悬剂型,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5、补液支持
轻中度脱水建议口服补液盐,严重呕吐腹泻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可配合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米汤维持水盐平衡。
患者治疗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脂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儿童、孕妇及老年人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