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可能出现咀嚼不适、牙龈脓包、牙齿变色等症状,临床治疗常采取根管治疗、脓肿切开引流、药物治疗等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制定。
1、咀嚼不适
由于根尖炎症刺激牙周膜和周围组织,患者在咀嚼食物时会感到钝痛或酸胀感,尤其在咬合硬物时症状可能加重。这种不适通常呈持续性,可能伴随牙齿轻微松动。
2、牙龈脓包
慢性炎症长期存在可能导致根尖区形成脓肿,牙龈表面可见瘘管开口或凸起的脓包。挤压时可能有黄白色脓液渗出,脓液排出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易复发。
3、牙齿变色
牙髓坏死分解产生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透至牙本质小管,导致牙齿颜色逐渐变为灰黄或暗褐色。这种变色通常从牙冠近牙龈处开始,随病程进展向全牙面扩散。
4、根管治疗
这是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消毒和三维严密充填。通过彻底清除感染物质并封闭根管系统,可有效消除病灶并保存患牙,成功率可达90%以上。
5、脓肿切开引流
对于急性发作伴明显肿胀的病例,需在局麻下切开脓肿,放置碘仿纱条引流。术后需配合生理盐水冲洗和过氧化氢溶液局部消毒,同时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
建议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拍摄根尖片评估骨质破坏情况。治疗期间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治疗后每6个月复查X线观察骨组织修复情况。对于无法保留的患牙,应及时拔除并考虑种植或桥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