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多发低密度灶是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描述性诊断,通常提示肝脏存在多个密度低于正常肝组织的病变,可能与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脓肿、转移性肝癌等疾病有关。
肝囊肿属于良性病变,表现为肝脏内充满液体的囊腔,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异常增生的血管构成,体积较小时一般不会引起不适。肝脓肿多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患者常伴随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转移性肝癌则提示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已转移至肝脏,需结合原发肿瘤病史进行判断。此外,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等良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低密度灶,但相对少见。
若影像检查发现肝脏多发低密度灶,建议进一步完善肿瘤标志物、增强CT或MRI等检查明确性质。对于体积较大或伴随症状的病变,需在肝胆外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如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等。日常应注意避免饮酒、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