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发黑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内分泌失调等病理性因素相关。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部分女性在月经初期或末期经量较少时,经血在宫腔或阴道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氧化会导致颜色加深,呈现暗红或黑色。这种情况常见于久坐不动、经期受凉或激素波动时,通常不伴随腹痛等异常症状,适当热敷或活动后可改善。
2、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坏死脱落增多,混合经血后颜色可能变深,同时可能出现下腹坠痛、经期延长、白带异味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宫腔粘连
人工流产或宫腔手术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粘连,表现为月经量显著减少且颜色发黑,严重时可能出现周期性下腹痛。确诊后需通过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组织,术后配合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促进内膜修复。
若月经发黑现象持续超过3个月经周期,或伴有异味分泌物、严重痛经等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内分泌紊乱风险,切勿自行服用活血类药物以免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