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营养科

抗结剂对人体有哪些潜在伤害

抗结剂主要用于防止食品结块,但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常见潜在风险包括矿物质吸收受阻、过敏反应、胃肠不适、肝肾负担以及长期使用风险等,使用时需注意合理摄入量。

1、矿物质吸收受阻

部分抗结剂如硅铝酸盐、磷酸盐等可与矿物质结合,影响钙、铁、锌等营养素的吸收。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尤其是儿童和孕妇需谨慎。

2、过敏反应

少数抗结剂如亚铁氰化钾可能引发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或呼吸道不适。过敏体质者接触后可能出现荨麻疹、哮喘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3、胃肠不适

部分抗结剂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腹胀或腹泻。例如硅酸钙在肠道内吸水膨胀可能引起轻微消化不良,敏感人群更易出现此类反应。

4、肝肾负担

长期过量摄入抗结剂可能增加肝肾代谢压力,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影响毒素排出效率,严重时可能加重器官损伤。

5、长期使用风险

某些抗结剂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大剂量可能干扰内分泌或肠道菌群平衡,尽管食品中添加量符合国家标准,但长期累积仍需关注潜在健康隐患。

日常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注意查看成分表。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或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加工食品摄入量。若食用后出现明显不适,建议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避免自行用药缓解。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