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

拔牙后血凝块的作用是什么

拔牙后形成的血凝块对创口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止血、保护创面、促进愈合、防止感染以及减少疼痛等。其具体功效作用如下:

1、止血

拔牙后血管断裂会导致出血,血凝块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迅速聚集,通过凝血机制封闭血管断端,减少血液流失,是拔牙后自然止血的关键步骤。

2、保护创面

血凝块覆盖在牙槽窝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食物残渣、唾液及细菌直接接触暴露的骨组织和神经末梢,降低外界刺激对创面的影响。

3、促进愈合

血凝块作为临时基质,可为后续组织修复提供支架。其中的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网络能引导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长入,逐步替代血凝块形成肉芽组织,最终转化为正常骨组织。

4、防止感染

血凝块的物理屏障作用能减少口腔细菌侵入创口深部的风险,同时其含有的白细胞和免疫成分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降低术后感染概率。

5、减少疼痛

血凝块隔绝了外界刺激对牙槽窝内敏感神经末梢的直接接触,从而减轻冷热刺激或机械摩擦引发的疼痛感,为愈合创造稳定环境。

拔牙后24小时内应避免频繁漱口、剧烈运动或吮吸创口,以免血凝块脱落。若出现血凝块异常脱落或持续出血,需及时复诊处理。恢复期间建议进食温凉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按医嘱做好口腔清洁。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