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耳尖放血作用及适应证是什么

耳尖放血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平肝潜阳、活血化瘀以及开窍醒神等作用。其适应证主要包括目赤肿痛、高血压、头痛、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等病症。

1、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耳尖穴属经外奇穴,与肝胆经密切相关。通过刺络放血可清泄肝胆郁热,适用于热毒蕴结引起的目赤肿痛、麦粒肿等。该方法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加速代谢产物排出,有助于消除眼部充血肿胀。

2、消肿止痛

对于急性发作的局部炎症如麦粒肿早期,放血可快速缓解睑腺堵塞导致的红肿热痛。刺破耳尖释放少量血液能降低组织压力,抑制炎症介质扩散,起到"宛陈则除之"的效果。

3、平肝潜阳

针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尖放血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暂时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脑血管紧张度,但需配合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4、活血化瘀

对于气滞血瘀型偏头痛,放血疗法可改善耳部微循环。刺血后局部释放的内源性镇痛物质如β-内啡肽,能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缓解血管痉挛性头痛。

5、开窍醒神

在急症处理中,如高热惊厥或中暑昏迷时,耳尖放血能刺激神经反射,促进苏醒。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体温中枢有关。

该疗法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严格消毒避免感染。急性病症每日治疗1次,慢性病每周2-3次为宜。出血量控制在3-5滴,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治疗期间应避免耳部沾水,若出现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操作。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