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兵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周围性眩晕是什么

周围性眩晕是指由内耳前庭系统病变引发的眩晕症状,通常表现为旋转感或自身运动错觉。这种眩晕常伴随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等,与前庭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1、前庭系统功能障碍

内耳前庭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和运动,当半规管或前庭神经受损时,神经信号传导异常会导致大脑对空间定位产生错误判断,从而引发眩晕。常见病变包括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

2、耳部疾病影响

梅尼埃病可引起内耳淋巴液代谢紊乱,导致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和听力下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因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毛细胞而诱发短暂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约有40%会伴随前庭症状。

3、其他诱发因素

头部外伤可能直接损伤前庭结构,耳部感染如迷路炎可能引发炎症反应。血管因素如内听动脉供血不足也会影响前庭功能,这类眩晕常伴有耳鸣或听力变化。

患者出现反复眩晕发作时应尽早就医,通过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跌倒,医生可能开具异丙嗪、倍他司汀等前庭抑制剂控制症状,同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规范治疗。日常应注意避免快速转头动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少发作。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