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咳嗽严重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因素有关,一般可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缓解。由于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
1、日常调理
哺乳期出现咳嗽症状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喝温水缓解咽喉刺激。避免接触油烟、粉尘等刺激性气体,咳嗽期间可适当用温盐水漱口,保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若伴有咽喉肿痛,建议选择清淡的流质饮食,如米粥、蔬菜汤等。
2、药物治疗
剧烈干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美沙芬片、复方甘草片等止咳药物。若为痰液黏稠的湿咳,可选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川贝枇杷膏等化痰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避免自行服用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
3、对因治疗
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炎时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者需住院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过敏因素引起的咳嗽需排查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哺乳期用药前需向医生说明哺乳情况,用药期间可适当调整哺乳时间或暂停母乳喂养。若出现呼吸急促、咳血、持续高热等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需避免与婴幼儿密切接触,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