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安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眼科

单眼近视应如何处理

单眼近视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框架眼镜矫正、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手术、视觉训练以及定期复查等。具体方案需根据年龄、近视度数及用眼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在眼科医生指导下选择。

1、框架眼镜矫正

这是最常用的矫正方式。单眼近视者可通过验配单光镜片,使近视眼的屈光状态与正常眼匹配,减少双眼视差。对于存在视疲劳者,可考虑配戴渐进多焦点镜片,缓解调节紧张。儿童青少年需每半年复查一次,及时调整镜片度数。

2、角膜接触镜矫正

适合双眼屈光参差超过250度的患者。通过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或角膜塑形镜(OK镜),可减少框架眼镜的棱镜效应和像差问题。角膜塑形镜尤其适合近视进展期的青少年,需在专业机构验配并严格遵循护理规范。

3、屈光手术矫正

适用于18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的患者。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如全飞秒SMILE)可精准矫正单眼近视,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适合高度近视者。术前需通过角膜厚度、眼压等20余项检查评估手术安全性。

4、视觉训练

针对由屈光参差引起的双眼视功能异常,可通过聚散球训练、反转拍练习等增强调节功能,每周2-3次系统训练可改善立体视和融合功能。需配合遮盖疗法,交替遮盖双眼促进视觉发育平衡。

5、定期复查

青少年每3-6个月需进行散瞳验光、眼轴测量及视功能检查,监测近视进展。成年人每年应检查眼底、眼压等项目,高度近视者需重点关注视网膜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单眼近视患者应避免长期单眼视物,用眼时保持合适光照和距离。若出现头痛、眼胀等视疲劳症状,应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建议选择具备视光诊疗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