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以及玫瑰疹等。具体表现存在个体差异,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发热
伤寒早期以体温逐渐升高为特征,通常呈现阶梯式上升趋势,可能伴随畏寒。患者在第一周体温可达到39-40℃,且持续不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相对缓脉现象。
2、头痛
由于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或钝痛,尤其在额部和枕部较为明显,可能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
3、食欲减退
伤寒杆菌侵袭肠道淋巴组织,影响消化功能,患者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厌食、恶心,部分人群对油腻食物尤为排斥,并可能伴有舌苔厚腻的表现。
4、腹部不适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腹胀、腹部隐痛等不适,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受累可能导致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早期腹泻多为水样便。
5、玫瑰疹
在病程第7-14天,部分患者胸腹部会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4毫米,按压褪色,通常分批出现且数量较少,这是伤寒较具特征性的体征。
若出现持续高热伴消化道症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血培养、肥达试验等检测。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选择易消化、无渣的流质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发生肠穿孔或肠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