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持续高热、腹痛、玫瑰疹、肝脾肿大等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肠穿孔。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伤寒沙门氏菌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进入人体,主要侵犯回肠末端淋巴组织,引发全身中毒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体温阶梯式上升,伴有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体征包括相对缓脉和胸腹部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诊断需结合血培养、粪便培养及肥达氏试验结果。治疗方面,临床多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同时需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预防伤寒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未煮熟的贝类等高风险食品。在高发地区建议接种伤寒Vi多糖疫苗。出现持续高热伴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进行规范化的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加剧等肠穿孔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