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百会穴有何医疗作用

百会穴作为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在中医治疗中通常具有醒脑开窍、安神益智、升阳固脱、平肝熄风、调节血压等功效和作用。其临床应用广泛,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1、醒脑开窍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深层为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刺激该穴位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昏迷等意识障碍类疾病,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2、安神益智

该穴位与督脉相通,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通过针灸或按摩可缓解焦虑、失眠等症,对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及老年认知功能减退也有辅助改善效果,能调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

3、升阳固脱

在中医理论中百会穴属阳气汇聚之处。临床用于治疗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胃下垂等脏器下垂病症,通过艾灸可增强盆底肌张力,促进内脏韧带收缩,恢复脏器正常解剖位置。

4、平肝熄风

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梅尼埃病引起的眩晕,针刺百会能调节自主神经平衡,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血管痉挛状态,临床常配合太冲穴共同使用。

5、调节血压

研究显示温和艾灸百会穴可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双向调节血压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产生持续6-8小时的降压效果,而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则可提升收缩压10-15mmHg。

使用百会穴进行治疗时需注意,深度刺激可能引发晕针反应,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孕妇及囟门未闭婴幼儿应避免强刺激,颅脑外伤患者禁用该穴位治疗。不同体质人群对穴位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法调整。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