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妄想症是一种以持续坚信自己遭受迫害或威胁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属于妄想性障碍的常见类型。患者通常缺乏客观事实依据,但依然对“被害”深信不疑,且无法通过说理纠正。
这类患者常表现出对周围环境过度警惕,例如认为同事在食物中投毒、怀疑家人串通外人监视自己,或坚信陌生路人在跟踪自己。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发生。其成因涉及遗传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以及重大应激事件刺激,部分患者存在杏仁核过度活跃等神经生物学改变。持续存在的被害妄想会导致社交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攻击性或自伤行为。
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到精神心理科就诊。临床主要通过心理治疗结合药物进行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重建合理认知,利培酮、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控制症状。患者家属需避免否定患者的感受,而应以陪伴和支持为主,同时注意保管好危险物品,防止意外发生。早诊断、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获得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