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患者是否能听到自己说话,通常需要根据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来判断。传导性耳聋可能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感音神经性耳聋则可能完全无法听到,建议通过专业检查明确具体情况。
1、传导性耳聋
这类患者多因外耳或中耳结构异常(如耳道堵塞、鼓膜穿孔)导致声波传递受阻,但内耳功能正常。由于发声时声带振动会通过颅骨直接传递至内耳,患者仍可能感知到自己说话的振动感,尤其在较大音量说话时更明显。
2、感音神经性耳聋
此类患者的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受损,声波传导和神经信号转换均受影响。即使通过骨传导,也可能无法感知声音振动,因此较难听到自己说话,具体程度取决于听力损失范围,高频听力丧失者可能出现语音辨识困难。
3、完全失聪
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者通常无法通过任何途径感知声音,但部分人可通过喉部振动或发音时的肌肉运动形成反馈,从而调节音量,这种体感反馈与听觉有本质区别,不能等同于“听到声音”。
建议存在听力障碍者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根据结果选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干预手段。日常可通过语言康复训练改善交流能力,避免因听力问题影响社交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