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在中医理论中常被视为发物,可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一般情况下,对海鲜过敏者、痛风患者、脾胃虚寒者以及术后人群等不宜食用。
1、对海鲜过敏者
海参属于高蛋白海产品,部分人食用后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或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既往有鱼虾过敏史的人群应谨慎尝试,首次食用可少量测试。
2、痛风患者
每100克干海参嘌呤含量约150-200毫克,属于中高嘌呤食物。尿酸代谢异常者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诱发关节疼痛等症状。
3、脾胃虚寒者
中医认为海参性滑利,味咸偏寒,过量食用可能加重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采用炖煮方式,搭配姜片等温性食材调和。
4、术后或伤口未愈者
传统医学认为发物可能影响创面愈合,虽然现代医学尚无明确证据,但术后体质虚弱者应谨慎食用高蛋白食物,以免加重消化负担。
建议食用前充分了解自身体质,控制每日摄入量在50克以内。慢性病患者或特殊人群应咨询中医师或营养师,结合体质辨证食用。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就医。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