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为72次/分通常是正常的。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年龄、体质及生理状态存在个体差异。
1、生理性波动
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暂时性加快,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孕妇因血容量增加,妊娠中晚期心率可能较基础值增加10~20次/分。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心率普遍高于成年人,如3岁幼儿正常心率可达80~130次/分。
2、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能使心率降至50~60次/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后,随着代谢率降低,心率会逐渐回归正常范围。
3、病理状态
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约增加10次/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静息心率常超过100次/分,而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率可低于40次/分。运动员因心脏泵血效率高,静息心率可能维持在50次/分左右。
若脉搏持续低于6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或伴有胸闷、晕厥等症状,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日常可通过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但患有心脏疾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