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作为一味中药材,具有驱虫杀虫、清热燥湿、止痒、解毒疗疮以及行气止痛等功效与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使用。
1、驱虫杀虫
苦楝皮的有效成分对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有麻痹作用,可减少虫体吸附于肠壁的能力,从而促进虫体排出体外。此功效常用于蛔虫病引起的腹痛、呕吐等症状。
2、清热燥湿
苦楝皮性寒味苦,能清泻湿热,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痢疾、白带异常等病症,可通过煎服方式发挥清热燥湿的治疗作用。
3、止痒
该药材所含生物碱成分能抑制皮肤瘙痒反应,针对湿疹、疥癣等皮肤问题,可将苦楝皮煎煮后外洗患处,缓解局部瘙痒症状。
4、解毒疗疮
对于湿热毒邪蕴结所致的皮肤疮疡、疖肿等病变,外用苦楝皮有助于消除局部红肿热痛,促进疮面收敛愈合。
5、行气止痛
苦楝皮入肝经,能疏解肝经郁滞,改善因气滞血瘀引发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等症状,常配伍其他理气药物使用。
苦楝皮需经炮制后使用,其生品具有一定毒性,外用时需注意药物浓度与接触时间。孕妇、脾胃虚寒者应禁用,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