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手术通常属于微创手术,但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该手术一般通过局部麻醉进行,创伤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但若存在并发症或特殊情况可能需要其他处理方式。
1、常规起搏器植入术
大多数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属于微创手术。医生会在锁骨下方切开3-5厘米的切口,将电极导线经静脉系统送入心腔,随后将脉冲发生器埋入皮下囊袋。该过程出血量通常少于20毫升,术后6-1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符合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2、临时起搏器置入术
对于需要短期心脏支持的患者,常选择经静脉穿刺放置临时起搏导线。这种术式仅需穿刺外周静脉,皮肤创口仅针眼大小,术后拔除导线后不留置器械,属于典型的微创介入操作。但需注意导管留置期间存在感染或血栓风险。
3、特殊情况处理
当患者存在血管畸形、电极脱位或囊袋感染时,手术复杂度会增加。例如发生起搏器囊袋感染需完全移除装置并清创,此时手术范围扩大,可能需开放手术处理,这种情况下不再属于微创范畴。
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应定期随访检测设备工作状态,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剧烈运动。若发现切口红肿渗液、设备部位皮肤温度升高或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至心内科复查。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