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飞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伤口沾水后该如何处理

伤口沾水后应及时擦干水分、消毒处理、涂抹药膏、包扎保护以及观察情况。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伤口严重程度进行调整,若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1、及时擦干

伤口接触水后需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轻轻按压吸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导致二次损伤。保持伤口干燥可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若伤口被污水污染,需更严格处理。

2、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生理盐水或75%医用酒精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操作时从伤口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擦拭,避免将周围细菌带入创面。较深的伤口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清创。

3、涂抹药膏

消毒后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类药膏。这些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促进创面修复。涂抹时注意薄层覆盖,每日换药1-2次。

4、包扎保护

使用无菌纱布或防水创可贴覆盖伤口,保持透气性。关节部位可用弹力绷带固定,避免活动时摩擦创面。每日更换敷料,发现敷料浸湿或污染需立即更换。

5、观察情况

密切注意伤口是否出现红肿加剧、化脓、跳痛或发热等症状。若48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感染扩散,需及时到外科就诊进行抗感染治疗。

处理期间应避免伤口再次接触生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或动物咬伤导致的伤口沾水后感染风险较高,建议尽早就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