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厥”通常指人体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四肢逆冷或意识障碍等。其概念涵盖多种病理状态,需结合具体症状和病机进行辨证。
中医对“厥”的常见类型包括寒厥、热厥、气厥、血厥和痰厥。寒厥多因阳气衰微,不能温煦四肢,表现为手足厥冷、面色苍白;热厥常由邪热内郁,阳气被遏,出现手足虽冷但胸腹灼热;气厥多与情志刺激相关,气机逆乱导致突然昏仆;血厥常见于失血或血瘀,引发头晕肢冷;痰厥则因痰浊阻滞气机,伴随喉中痰鸣等症状。
这些病理状态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例如肝气郁结易引发气厥,心阳不足可导致寒厥,脾胃运化失常可能形成痰厥。临床需通过望闻问切辨别虚实寒热,如观察面色、舌苔,诊查脉象等。日常应注意情绪调节,避免暴饮暴食,气血虚弱者可通过适度运动改善体质。若出现突发性昏厥或肢体逆冷,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诊治,不可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