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重症监护以及中医治疗等。多数患者为轻症,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1、一般治疗
轻症患者需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粥等。适当补充水分,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对症治疗
若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皮疹部位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避免抓挠引起继发感染。
3、抗病毒治疗
对于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病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但需注意此类药物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4、重症监护
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需立即住院治疗。针对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可能需采取机械通气、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措施维持生命体征。
5、中医治疗
部分中成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辅助缓解症状,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手足口病患儿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隔离期通常为发病后2周。家长需每日检查患儿手心、足底、口腔等部位有无新发皮疹,监测体温变化。重症病例多由EV71病毒引起,建议适龄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进行预防。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