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群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内科

阻断药是什么

阻断药通常是指通过抑制特定生理过程或阻断病原体感染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HIV阻断药、β受体阻滞剂、胃酸分泌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抗凝血药等类型。

1、HIV阻断药

主要成分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这类药物可在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通过抑制HIV病毒复制降低感染风险,需连续服用28天并严格遵循医嘱。

2、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降低心率、血压,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这类药物可减少心脏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3、胃酸分泌抑制剂

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减少胃酸分泌达90%以上,适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4、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阻断免疫反应,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控制,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5、抗凝血药

华法林、利伐沙班等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合成或活性,阻断血栓形成过程,适用于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这些药物均存在特定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例如HIV阻断药可能引发头痛、腹泻,β受体阻滞剂会导致支气管痉挛。使用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适应症,严格掌握用药时机和剂量,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高危暴露后使用阻断药物越早效果越好,超过72小时则预防成功率显著下降。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