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全身代谢亢进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其病因复杂,常见于Graves病、甲状腺结节等情况,需通过医学检查确诊并规范治疗。
1、病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会产生刺激甲状腺的抗体。其他病因包括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此外,亚急性甲状腺炎或垂体病变也可能引发一过性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典型症状
患者常出现心慌、手抖、怕热多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由于代谢率增高,可能出现易饥饿但体重下降、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患者伴有甲状腺肿大或眼球突出体征,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肌无力等并发症。
3、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来确诊。甲状腺超声、放射性碘摄取率等检查可辅助判断病因类型,必要时需进行甲状腺抗体检测。
4、治疗方式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抑制激素合成,适用于病情较轻者。放射性碘治疗能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常用于药物无效或复发患者。对于甲状腺显著肿大或怀疑恶性病变者,可考虑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
5、并发症管理
未规范治疗的甲亢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危象等急症。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妊娠期甲亢患者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丙硫氧嘧啶治疗。
患者应避免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保持情绪稳定。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擅自停药。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长期未控制者需警惕骨质疏松等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