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对应多种病症,通常需结合具体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常见疼痛部位及其对应病症包括前脚掌、足跟、足弓、脚踝以及脚趾等。
1、前脚掌疼痛
多由跖痛症或应力性骨折引起。跖痛症常因长期负重、穿高跟鞋导致跖骨头受压,表现为前脚掌灼热感或刺痛;应力性骨折多见于运动员或骨质疏松者,持续性疼痛在活动后加重,X线检查可确诊。
2、足跟疼痛
常见于跟腱炎或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表现为足跟后方肿胀、僵硬,晨起或久坐后迈步时疼痛明显;足底筋膜炎多因足底筋膜劳损,典型症状为晨起第一步剧痛,足跟内侧按压痛明显。
3、足弓疼痛
可能为扁平足或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扁平足患者足弓塌陷,长时间行走后足底酸胀;胫后肌腱炎表现为足弓内侧疼痛,单足提踵困难,伴踝关节内翻无力。
4、脚踝疼痛
多与踝关节扭伤或骨关节炎相关。急性扭伤常伴肿胀淤青,内外侧韧带压痛;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表现为活动时关节摩擦感,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
5、脚趾疼痛
常见于拇外翻或痛风性关节炎。拇外翻患者第一跖趾关节突出畸形,穿鞋时疼痛加重;痛风急性发作时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检测可辅助诊断。
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伴红肿、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日常需选择合脚鞋具,避免久站或过度运动,运动前做好足部拉伸防护。具体病因需由骨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