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相关。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并非唯一因素,还需考虑跟腱炎、脂肪垫萎缩或应力性骨折等其他可能性。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足跟至脚趾的结缔组织,长期过度牵拉或劳损可引发炎症。典型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足跟刺痛,活动后稍缓解。此类疼痛多位于足跟内侧,按压时可能加重。
2、跟腱炎
跟腱附着点反复受刺激可导致足跟后上方疼痛,常见于运动量突增人群。疼痛特点为活动后加重,伴随局部肿胀和压痛,与足底筋膜炎的疼痛位置存在差异。
3、脂肪垫萎缩
足跟部脂肪垫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缓冲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足跟中心区域疼痛,常见于中老年人群,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症状明显。
4、应力性骨折
高强度运动或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跟骨细微骨折,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夜间休息时仍存在痛感,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若足跟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超声或X线检查。日常可通过穿支撑鞋、避免赤足行走、冰敷疼痛部位等方式缓解症状,但需在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