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在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通常分为急性期、冻结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病程进展中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会呈现动态变化。
1、急性期
此阶段以肩关节周围炎症反应为主,疼痛症状最为显著。患者常出现夜间静息痛,尤其在侧卧压迫患侧时加重,疼痛可能向颈部或上臂放射。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开始受限,但被动活动仍接近正常。查体时可发现肩峰下、喙突等部位存在明确压痛。
2、冻结期
此期持续约4-12个月,特征性表现为关节囊纤维化导致的进行性活动度下降。虽然疼痛程度较急性期有所缓解,但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明显受限,外展、外旋及后伸功能严重障碍,日常梳头、穿衣等动作难以完成。查体可见肩周肌肉萎缩,关节囊挛缩,被动活动度与主动活动度基本一致。
3、缓解期
此阶段持续数月至1年,炎症反应基本消退,疼痛显著减轻。肩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但可能遗留轻度活动受限和肌力下降。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制动可能出现肩胛骨代偿性活动增强,表现为肩胛胸壁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建议在疼痛急性期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冻结期应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松动术和渐进式牵拉训练。日常需注意避免肩部过度负荷,建议进行钟摆运动、爬墙练习等康复锻炼以维持关节活动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肌肉明显萎缩,应及时就诊骨科或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