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初期出血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是先兆流产、异位妊娠或宫颈病变等病理性因素导致。若出血量少且无其他不适,可暂时观察;若伴随腹痛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生理性原因
孕早期受精卵着床时,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少量子宫内膜脱落,表现为点滴状褐色或淡粉色出血。此类出血通常持续1-2天自行停止,无腹痛等伴随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孕囊发育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2.先兆流产
胚胎发育异常或孕酮不足时,子宫出现异常收缩导致出血。典型表现为暗红色出血量逐渐增多,伴随阵发性下腹坠痛。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胚胎存活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保胎,同时需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劳动。
3.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输卵管等宫腔外着床时,随着胚胎增大可能引发局部破裂出血。特征性表现为单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伴随肛门坠胀感和鲜红色阴道出血。确诊需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超声检查,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腹腔镜手术终止妊娠。
4.宫颈病变
既往存在的宫颈息肉、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在妊娠期因激素变化导致血管增生,易发生接触性出血。表现为同房后鲜红色出血,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表面赘生物或糜烂样改变,必要时需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息肉较大者可在孕中期行摘除术。
出现阴道出血时应准确记录出血量、颜色及持续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建议在出血24小时内进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检测及盆腔超声检查,以排除病理性妊娠。禁止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或中药方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