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严重性需根据病情控制程度及个体差异进行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多数患者在规范治疗下症状可控,但急性发作时可能危及生命。
1、病情控制程度
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长期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控制,日常活动不受限。但若未遵医嘱规律用药或擅自停药,可能出现反复喘息、胸闷、夜间憋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衰竭。
2、个体差异
儿童哮喘患者中有部分可能在青春期前后症状逐渐缓解,但成人哮喘往往需要终身管理。合并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病情进展风险更高。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体质的患者,在接触冷空气、花粉等刺激时更易诱发急性发作。
3、急性发作风险
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危象,需立即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并急诊就医。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哮喘急性发作,其中多数与治疗不规范有关。
哮喘患者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应避免接触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建议参加呼吸康复训练,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锻炼改善肺功能,急性发作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