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滴耳治疗、鼓膜穿刺、鼓室置管术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片等,有助于控制感染。若伴有明显疼痛或发热,可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滴耳治疗
存在外耳道流脓或鼓膜穿孔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局部抗感染。使用前需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3、鼓膜穿刺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中耳积液,可在医生操作下通过鼓膜穿刺抽出液体,减轻鼓室压力并改善听力。该操作需严格无菌,术后需预防感染。
4、鼓室置管术
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或积液难以消退时,可能需在鼓膜放置通气管,促进中耳通气引流。置管后需定期复查,避免耳道进水或感染。
5、日常护理
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急性期需多休息,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加重病情的活动。儿童患者需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复发风险。
中耳炎患者应避免自行掏挖耳道,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若出现耳痛加剧、听力下降或持续发热,需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儿童因咽鼓管发育特点更易发病,家长需密切关注其耳部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