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南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普外科

碘伏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如何使用

碘伏在普通外科手术中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其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浓度选择、消毒范围、消毒方法、作用时间以及术后处理等步骤。正确使用碘伏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风险,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

1、浓度选择

普通外科手术通常使用0.5%-1%的碘伏溶液。该浓度范围既能有效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及部分病毒,又不会对皮肤组织造成过度刺激。对于黏膜或敏感部位,需稀释至0.1%-0.3%使用。

2、消毒范围

消毒区域应超出手术切口15-20厘米。如进行腹部手术,需从预定切口中心向外扩展消毒,覆盖整个手术野及可能延长切口的区域,形成足够大的无菌屏障。

3、消毒方法

采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蘸取碘伏,以手术切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作环形涂抹。重复涂抹2-3遍,每遍需更换新棉球,避免逆向回擦造成污染。对于褶皱部位需充分展开皮肤消毒。

4、作用时间

碘伏需保持湿润状态至少2分钟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对于污染较重或急诊手术部位,可延长至5分钟。消毒后需待其自然干燥,不可用纱布强行擦干。

5、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清除残留碘伏。对于植入物手术或过敏体质患者,需特别注意清除关节腔、深部组织中的碘伏残留,避免引发化学性炎症或过敏反应。

需注意碘伏不能与红药水等汞制剂同时使用,防止产生有毒碘化汞。对于碘过敏患者,应改用氯己定等替代消毒剂。实际临床操作中,需根据手术类型、患者体质等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使用方法,严格遵循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