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小囊肿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囊肿,通常不严重且可能自行消退,但也可能与病理性因素相关。其严重程度需根据囊肿性质、大小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1、生理性囊肿
常见于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多与月经周期相关。这类囊肿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无腹痛、异常出血等症状,多数在2-3个月经周期内自然吸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2、病理性囊肿
如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或炎症性囊肿,可能伴随痛经、性交痛或月经异常。此类囊肿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大时,需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必要时需药物干预或腹腔镜手术切除。
3、肿瘤性囊肿
虽然概率较低,但若超声显示囊肿内有乳头状结构、血流丰富或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警惕交界性或恶性病变可能。此类情况需尽快手术并进行病理诊断,术后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若体检发现卵巢小囊肿,建议1-3个月月经干净后复查超声。若囊肿持续存在、快速增大或出现下腹坠胀、不规则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妇科。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绝大多数卵巢小囊肿通过规范管理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