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疫苗通常需要在出现深而窄的伤口、被铁锈或泥土污染的刺伤、动物咬伤或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注射。此外,若距离上次接种超过10年且存在感染风险,也建议加强接种。
1、深而窄的伤口
这类伤口如钉子扎伤、刀具切割伤等,容易形成缺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此类情况需立即清洁伤口,并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同时根据既往接种史决定是否需要补打疫苗。
2、被污染物品刺伤
接触生锈金属、木刺或沾染泥土的异物造成的创伤,可能携带破伤风梭菌孢子。临床建议先进行清创处理,彻底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再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若患者过去5年内未接种加强针,通常需注射疫苗。
3、动物咬伤或烧伤
犬猫咬伤导致的开放性伤口,以及三度烧伤引起的皮肤屏障破坏,均存在破伤风感染风险。处理原则包括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使用碘伏消毒,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对未完成基础免疫者需全程接种疫苗。
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及时到急诊科进行规范处置。医务人员会根据伤口类型、污染程度及患者免疫接种记录,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联合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日常若发生可疑暴露,不建议自行判断,避免延误预防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