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时出现心跳加速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若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则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人体处于焦虑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心脏β受体,可使心率加快至100-140次/分钟,心输出量增加约30%-50%。这种应激反应通常在焦虑缓解后30分钟内自行消退,属于正常的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但若静息状态下持续存在超过150次/分钟的心率,或伴有心悸呈突发突止特征,可能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关。当伴随胸骨后压榨性疼痛、黑朦等症状时,需排除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约5%-10%的焦虑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此类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心动过速需要实验室检查确诊。
建议通过深呼吸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等行为疗法缓解焦虑。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或出现脉搏节律不齐,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日常避免摄入浓茶、咖啡因等兴奋性物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