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药物肝损伤如何安全用药

药物肝损伤的安全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包括及时停药、保肝治疗、对症处理、定期监测等措施。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肝损伤程度、药物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判断。

1、及时停药

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需立即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常见的易致肝损伤药物包括抗结核药(如异烟肼)、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部分抗生素(如红霉素)等。医生会根据用药史和肝功能指标判断具体致病药物,并指导逐步减量或替代用药。

2、保肝治疗

轻中度肝损伤可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等保肝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抗炎、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解毒等机制修复肝损伤。用药期间需监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变化,通常治疗周期为4-12周。

3、调整用药方案

必须继续使用原治疗药物时(如抗结核治疗),应在保肝治疗基础上调整剂量,并更换为肝毒性较小的替代药物。例如利福喷丁替代利福平,或选择肝损伤风险较低的抗生素。慢性病患者需避免联用多种肝毒性药物,如同时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抗真菌药时需加强监测。

用药期间应每2-4周复查肝功能,避免服用保健品和不明成分的中药制剂。若出现恶心、黄疸、尿液变深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肝病患者用药前应进行药物基因检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控制日剂量(不超过2g/日)。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