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和治疗方法

直肠息肉的症状可能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治疗方法通常有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方案需结合息肉性质及患者情况制定。

1、便血

便血是直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后肛门滴血或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若息肉体积较大或表面糜烂,可能引起反复出血导致贫血。患者可通过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并在内镜下进行止血处理。

2、排便习惯改变

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里急后重感或大便变细等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较大息肉堵塞肠腔或刺激肠道黏膜。日常需保持高纤维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肠道,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制剂调节肠道功能。

3、腹痛

体积较大的息肉可能引发下腹部隐痛或胀痛,尤其在排便时加重。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肠梗阻或息肉蒂扭转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CT检查评估病情,避免延误治疗。

4、息肉脱垂

低位直肠带蒂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表现为红色肿物突出并伴坠胀感。此类息肉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通常建议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经肛门微创手术彻底切除。

直肠息肉存在癌变风险,确诊后建议每1-2年复查肠镜。直径超过2厘米、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需优先切除。治疗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规律作息并控制体重,出现持续便血或排便异常需立即就诊。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