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敬华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妇产科

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是如何引起的

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通常与细菌感染、胎膜早破以及医源性操作等因素有关。该病属于妊娠期宫内感染,可能对母体及胎儿健康造成威胁,需及时就诊处理。

1、细菌感染

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可经阴道上行感染或血液循环侵入绒毛膜及羊膜。孕妇可能伴随发热、胎动异常或子宫压痛等症状。治疗上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需监测胎心变化。

2、胎膜早破

胎膜破裂超过12小时后,失去屏障作用的胎膜易使病原体侵入羊膜腔。这种情况常与生殖道感染、宫腔压力异常增高或宫颈机能不全有关。临床需进行羊水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同时结合孕周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3、医源性因素

频繁的阴道检查、羊膜腔穿刺等侵入性操作可能破坏局部防御机制。操作时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均可增加感染风险。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术后密切观察体温、阴道分泌物等指标变化。

若妊娠期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味、持续下腹疼痛或胎心率异常等情况,建议立即到产科就诊。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及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并加强胎心监护,避免因炎症刺激诱发早产或胎儿窘迫。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