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判断通常需要结合宝宝的症状表现、喂养史及相关检查综合评估。若宝宝在喂奶后出现腹泻、腹胀、肠鸣、哭闹不安等症状,且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后症状缓解,则可能提示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在摄入含乳糖的母乳或配方奶后,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且呈水样、泡沫状,伴有酸臭味。腹胀多因肠道内未被分解的乳糖发酵产气导致,腹部触诊可发现肠鸣音活跃。部分宝宝会因腹部不适持续哭闹,尤其在喂奶后1-2小时较为明显。
若怀疑乳糖不耐受,可尝试暂时改用无乳糖奶粉喂养观察症状是否改善。临床诊断可通过大便还原糖检测、尿半乳糖检测或氢气呼气试验等检查辅助判断。需注意与牛奶蛋白过敏、感染性腹泻等疾病进行鉴别,牛奶蛋白过敏常伴发皮疹、血便等症状,而感染性腹泻多伴随发热、黏液便等表现。
建议家长记录宝宝每日喂养情况与症状变化,避免自行诊断。若调整饮食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脱水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低乳糖配方奶或添加乳糖酶制剂,同时需注意钙质及其他营养素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