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接触氨气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及眼睛、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或急性中毒。其健康风险主要包括呼吸道炎症、皮肤及眼睛损伤、免疫力下降、慢性肺部病变以及急性中毒风险等。
1、呼吸道炎症
氨气具有强烈刺激性,长期吸入会溶解于呼吸道黏膜表面的水分中,形成碱性物质,破坏黏膜屏障并引发充血水肿。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
2、皮肤及眼睛损伤
接触高浓度氨气或氨水时,碱性成分会迅速与皮肤角质层发生皂化反应,导致皮肤红斑、水疱甚至溃疡。眼部暴露后可能引发结膜充血、角膜溃疡,伴有剧烈疼痛和视力模糊,需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3、免疫力下降
长期低浓度接触会削弱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使病原体更易侵入。研究显示,职业暴露人群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常人增加30%-50%,且病程更长。
4、慢性肺部病变
持续刺激可导致肺泡结构破坏,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逐渐形成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弥散功能下降,影像学可见网状或蜂窝状改变。
5、急性中毒风险
在密闭空间接触极高浓度氨气(超过1500ppm)时,可能引发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急性反应,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或猝死。此类情况需立即脱离环境并接受高压氧治疗。
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需接触氨气时,应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及防化手套。作业场所需安装氨气浓度报警装置,保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若出现胸闷、气促或皮肤灼伤等表现,应及时至职业病防治院就诊并进行肺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