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部感染,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管理、体位管理、口腔护理、呼吸回路管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1、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严格执行手消毒,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或肥皂水彻底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需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如吸痰时使用一次性无菌手套。
2、体位管理
将床头抬高30-45度,保持患者半卧位,有助于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风险。对于存在误吸高危因素者,可联合使用幽门后喂养管或促胃肠动力药物。
3、口腔护理
每日使用氯己定等抗菌漱口水进行口腔清洁,减少口咽部致病菌定植。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建议每4-6小时进行一次口腔护理,避免牙菌斑形成。
4、呼吸回路管理
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1次,若明显污染则需立即更换。冷凝水收集杯需始终处于管路最低位并及时倾倒,防止冷凝水倒流入气道。湿化器建议使用加热湿化器并每日更换灭菌注射用水。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常规预防性使用全身抗菌药物,但可选择抗菌药物涂层的气管插管。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高风险患者,可短期使用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方案。
预防过程中需每日评估撤机指征,尽早实施自主呼吸试验。若患者出现发热、脓痰或氧合恶化等表现,应及时进行痰培养和影像学检查,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所有预防措施均需在感染控制科指导下个体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