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通常包括分解、吸收和转化三个阶段,每个步骤涉及不同的酶和器官参与。其代谢产物会为身体提供能量或储存为脂肪,具体过程受饮食和个体差异影响。
1、分解
蔗糖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口腔经唾液初步接触,但主要分解发生在小肠。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蔗糖酶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这两种单糖的结构差异决定了它们后续不同的代谢途径。若人体缺乏蔗糖酶,可能导致未分解的蔗糖进入大肠,引发渗透性腹泻。
2、吸收
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通过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过程依赖肠黏膜细胞的主动运输。果糖则通过GLUT5转运蛋白被动扩散入血,其吸收效率较葡萄糖低约30%。两种单糖经门静脉系统输送至肝脏,约80%的果糖在此被截留处理。
3、转化代谢
葡萄糖在胰岛素作用下进入细胞,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生成ATP,过量部分以糖原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果糖则在肝细胞内经果糖激酶催化生成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其中30%转化为葡萄糖,50%形成乳酸,约15%转化为脂肪。这种代谢特性使得过量摄入果糖更容易促进内脏脂肪堆积。
建议日常控制精制糖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添加糖不超过总能量的10%。选择全谷物等复合碳水化合物替代部分蔗糖,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对于存在代谢综合征或脂肪肝的人群,需特别注意果糖的摄入量,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