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中的高压(收缩压)偏低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常见可引起此类情况的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以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具体需结合用药情况分析。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可通过促进排尿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若使用过量或患者存在血容量不足,可能导致收缩压显著下降,甚至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
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会抑制心脏β受体活性,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这类药物在降低舒张压的同时,也可能使收缩压过度降低,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剂量过大时更为明显。
部分抗抑郁药如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等三环类药物,可能干扰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突然站立时,可能出现收缩压骤降20mmHg以上的情况。
服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血管扩张药物时,会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这类药物在缓解心绞痛的同时,可能引发反射性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时需警惕。
若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记录血压数值及用药时间,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史。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特别是降压药物突然停用可能引发反跳性高血压。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穿着宽松衣物,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