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封闭疗法在骨科应用中存在哪些风险

封闭疗法在骨科应用中存在哪些风险

封闭疗法在骨科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感染、肌腱或韧带损伤、药物不良反应等,需严格遵医嘱规范操作。该疗法通过局部注射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操作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引发并发症。

感染是封闭疗法较常见的风险之一。注射属于有创操作,若皮肤消毒不彻底或操作环境不达标,可能导致局部红肿、化脓,严重时可形成深部脓肿。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需加强术后观察。

肌腱或韧带损伤与注射位置准确性密切相关。如将药物误注到跟腱、髌腱等承重结构中,可能引起组织变性甚至自发性断裂。临床上有跟腱注射后行走时突发断裂的案例,通常需要手术修复。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激素导致的皮下脂肪萎缩、皮肤色素脱失,以及局麻药引发的心慌、头晕等全身反应。长期反复注射可能抑制局部组织修复,特别是对关节软骨、半月板等血供较差的部位,可能加速退变进程。规范操作需遵循“三准原则”:定位准、药物准、剂量准,并控制注射频率,通常同一部位每年不超过3次。治疗后需制动休息24-48小时,避免过早负重加重损伤。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