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诊断通常依据验光检查中的屈光度而非视力表数值。视力表结果如4.8或0.6需结合验光才能判断是否为近视,不可直接换算为度数。
1.视力与屈光度的区别
视力表数值反映视觉清晰度,而屈光度是眼球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视力差可能是近视,也可能是其他眼病或调节异常。例如,儿童视力0.6可能由100度近视或假性近视引起,需散瞳验光鉴别。
2.近视的屈光度标准
验光显示球镜度数小于等于-0.50D(即50度)即属近视范畴。临床诊断需满足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5.0,且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如右眼-1.00D、左眼-0.75D即确诊为近视。
3.特殊情况的处理
儿童初次验光建议使用阿托品散瞳,避免调节痉挛干扰结果。青少年视力波动需每半年复查,成年人突然视力下降需排查白内障或眼底病变。假性近视可通过调节训练恢复,真性近视需及时矫正。
近视确诊后应遵医嘱选择框架眼镜、屈光手术等矫正方式。建议学龄儿童每3-6个月复查屈光度,成年人每年进行眼底检查,高度近视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