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偏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密切相关,需及时干预以降低风险。
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升高易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调节血脂。
2.脑血管疾病
胆固醇过高会促进脑动脉斑块形成,可能引发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典型症状包括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治疗时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3.外周动脉疾病
长期高胆固醇血症可能引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降低等。除调节血脂外,还可使用西洛他唑片、贝前列素钠片、沙格雷酯片等改善血液循环。
胆固醇偏高者需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保持低脂饮食并适度运动。若已出现血管病变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超声检查、造影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